1. 首页 >> 百科知识

(世界领土最小的国家是什么)俄罗斯最小的一块领土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吗?你有兴趣了解一下吗?下面小编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梵蒂冈,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城邦,简称梵蒂冈或梵蒂冈城,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因为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所以被称为“中国”。它也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mdash& a

mpmdash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冈是一个内陆城邦(中国),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高地。它是罗马教廷的所在地,是大主教区(天主教堂)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教皇的住所。简而言之,梵蒂冈城是梵蒂冈的首都,也就是国家,因此得名“城邦”。梵蒂冈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也是领土最小(总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最少(2008年约990人)的国家之一。它的前身是教皇的国家。1929年起被《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接受教廷直接统治,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因为教廷的管理&;mdash& ampmdash罗马教廷的大部分机关都设在梵蒂冈城内,所以当人们使用“梵蒂冈”一词时,根据场合的不同,可能指的是梵蒂冈城邦、梵蒂冈地区、教廷或教皇的住所。虽然梵蒂冈没有颁布任何关于官方语言的法律,但意大利语是最常用的语言。

1.历史演变

早在公元前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耶稣的门徒圣彼得殉难的地方,在罗马的西北角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纪念。15、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造成圣彼得大教堂,成为天主教堂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皮聘将罗马城及其周边地区赠予教皇(教会史上称“皮聘献土”),后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范围广泛的半世俗“教皇之国”。

19世纪,民族主义在欧洲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得教廷在意大利的领土越来越少。半岛北部的撒丁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袖后,促成了意大利王国的建立。罗马,教皇国家的首都,即将面临统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教会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将驻扎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意大利王国的军队顺利进入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皇则被迫退守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宫。此后,教皇们对新的意大利王国充满敌意,甚至禁止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

2.文化概述

梵蒂冈城本身就是一座伟大的文化宝库。城市中的建筑,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西斯廷教堂,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括波提切利、贝尔尼尼、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梵蒂冈还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一个博物馆,专门收藏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梵蒂冈的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个星期天,天主教徒都聚集在圣彼得广场。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皇出现在圣彼得大厅的中央窗口,向信徒们发表演讲。梵蒂冈瑞士卫队每年5月6日在圣达马索庭院举行宣誓仪式,背诵五个多世纪不变的誓言,祈求上帝保佑他顺利完成任务,献出生命为教皇服务。每年,无数的天主教徒来到这座圣城,向这座上帝之城表达敬意。

梵蒂冈禁止游客或当地居民穿膝盖以上的衣服,以示对这座上帝之城的神圣敬意。

梵蒂冈的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有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和天顶画《创世纪》。梵蒂冈的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收藏品包含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在意大利掌权后与教皇庇护十一世签署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罗马教廷是一个主权国家,其主权属于教皇。其领土位于梵蒂冈城,称为梵蒂冈城邦,是中立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项条约正式解决了教廷和意大利政府之间多年的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按照拉特兰协议保持中立,当时的教皇是教皇庇护十二世。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称“意大利法律过于复杂、不稳定且经常违反天主教教义”,并正式宣布今后不再自动采用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

3.位置上下文

梵蒂冈位于欧洲,地理坐标(北纬41 &;deg54 & amp质数;10 & amp质数;,东经12 &;deg27 & amp质数;11 & amp质数;)。面积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罗马西北部的梵蒂冈高地。该地区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厅、宗座宫殿、教皇避暑山庄(道尔夫堡)和梵蒂冈博物馆。领地大致呈三角形,除了城市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围墙。它位于台伯河右岸,以周围的城墙为国界。此外,还有一条从著名的圣天使城堡到梵蒂冈城的“秘密通道”。

梵蒂冈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降雨量一般在500-1000毫米之间,1月平均气温7℃,7月平均气温24℃。

人口主要是意大利人,因为是意大利的一个城市。梵蒂冈的公民多为神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卫队(专门为教皇服务的志愿卫队)。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作者,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住在梵蒂冈城内。

根据梵蒂冈2011年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该国只有32名女性公民和540名男性公民。在572名梵蒂冈成员中,有306名外交官、86名瑞士卫兵、73名红衣主教、31名平民和一名修女。在所有572名持有梵蒂冈护照的公民中,只有223人真正生活在梵蒂冈。除了自己的公民,梵蒂冈还有221名居民,其中大多数是传教士、牧师或修女。根据新规定,梵蒂冈取消了对非公民和非居民的限制。以前,只有持有特别通行证的人才能进入这个国家。

3.政治概述

政体:梵蒂冈是宗教领导的国家,梵蒂冈的首脑& amp;mdash& ampmdash即教皇(Pope)由80岁以下的红衣主教在西斯廷教堂举行的教皇选举中选出,任期可达终身。由于教皇的任期是终身的,只有在前教皇去世或辞职后,新教皇的选举才会小心翼翼地举行。

政府:教皇的咨询机构是枢机主教团,由枢机主教、牧师和执事组成。

在教皇之下,有教廷国务秘书和10个圣部,每个圣部负责处理一项特殊的宗教任务。此外,还有秘书处、法院和专门办公室。

教廷虽然有国家形式,但它的存在是建立在全世界成员的信仰基础上的,所以它的政治制度不同于一般国家。其中枢组织包括:

国务委员会:负责管理教廷和教皇委员会的事务,由国务大臣领导。现任国务卿红衣主教贝尔托内是意大利人。国务委员会由总务科(负责内部事务)、外事科(负责外交)和九个神圣部组成:信仰部、东方教会、礼仪和圣礼部、圣徒册封部、主教部、各民族福音部、神职人员部、召集部和教育部。

法庭:神圣假释,最高法院和圣轮法院。

11个宗座议会:非神职人员委员会、基督教团结促进委员会、家庭委员会、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一条心委员会、移民与旅游委员会、医学牧养委员会、法典解释委员会、宗教协商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和大众传播委员会(上述机构大多由红衣主教领导,任期五年)。

事务机构:教廷财政局、教廷财产管理局、教廷经济事务局、教廷内务管理处、教廷礼仪处以及分别负责具体事务的委员会。此外,教皇有一个梵蒂冈城国的宗座委员会来管理梵蒂冈城国。

罗马教廷是教皇和他的顾问向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堂发布指示时使用的官方名称。教廷作为全球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享有与主权国家同等的地位,可以主权国家身份签署国际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教皇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梵蒂冈的日常事务。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的教规。当天主教教规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法律。教廷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可以向其他主权国家派遣外交使节(例如,教廷的部长、教廷的大使等。),也可以接受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由于国家面积小,其他国家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通常会在罗马设立大使馆。这样做的一个有趣的结果是,意大利驻罗马教廷大使馆位于意大利本土。

达官贵人:教皇弗朗西斯科(拉丁语:弗朗西斯科一世,意大利语:弗朗西斯科,西班牙语:弗朗西斯科,英语:弗朗西斯科一世,1936年12月17日-),阿根廷人。他是第266任天主教教皇,也是梵蒂冈城的国家元首。皇家和乔治&;middot马里奥middot贝高里奥。2013年3月13日当选天主教教皇,同年3月19日登基。

国家元首:豪尔赫&;middot马里奥middot2013年3月13日当选的Goglio是第266任天主教教皇,被称为Francis。教皇是梵蒂冈的国家元首。当选后,他终身任职,不能被罢免。

4.外交概述

外交政策:教廷与1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在联合国拥有常驻观察员。基本外交政策是宗教和人道的,而不是政治的,与经贸和军事无关。教廷主张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保护各国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因此,其基本外交政策是不与任何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断绝关系。

对外关系:与中国的关系

2001年10月24日,教皇约翰&;mdash保罗二世发表声明,希望中国原谅罗马天主教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并希望罗马教廷和北京的关系正常化。当天,这份声明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传教士利玛窦的活动上宣读。教皇在这份声明中说:“我对过去的这些错误深感痛心。我很遗憾这些错误让很多人认为罗马天主教不尊重中国人,教会敌视中国。这是他自3月以来第二次向中国道歉。

第二天,针对教皇的讲话,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对教皇的道歉表示欢迎,但同时表示遗憾的是,教皇未能对教皇的“圣化”作出回应。我对这一事件得到明确解释感到遗憾。此外,中国宣布与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的两项原则保持不变。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去年中国和梵蒂冈在中国驻罗马大使馆的接触多达20次。约翰的健康越来越差了。mdash对保罗二世来说,与中国建交是他一生中的一大心愿,但这方面的进展至今颇为艰难。

新千年以来,中梵恢复了中断50年的正常交往。但2000年10月1日(圣马德琳诞辰)的封圣给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蒙上了阴影,导致困难重重。在封圣事件中,约翰&;mdash保罗二世宣布中国120名烈士为“圣人”,其中87名来自中国,23名外国传教士。尽管保罗二世事后表示不反对与中国政府公开讨论殖民时代,但这仍然深深触动了中国人民对殖民历史的痛苦记忆。另一方面,2001年1月7日和8月4日,为解决各教区主教年事渐高的问题,中国三大自治教团的现任主教傅铁山祝圣了8名年轻的牧师,受到了教皇的干涉。这一系列事件充分显示了中梵关系中不可逾越的尖锐矛盾。

中梵关系于1952年断交,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不和。当时新中国政府驱逐了一批反对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采取了“三自”原则,承认了两个由教会自己祝圣的地方主教。梵蒂冈坚决反对三个一,承认台湾省政府,驱逐中国政府承认的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罗马教廷从未因为宗教问题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在主教任命问题上有许多争议。

2014年11月,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国与梵蒂冈就主教任命权达成默契,包括可由教区选出一至两名主教,并通过外交途径通知梵蒂冈。如果中国政府和梵蒂冈对上报的主教没有异议,可以举行祝圣仪式。在中梵双方未就主教人选达成一致的前提下,任何一方都不会单方面任命或强行祝圣。他还认为,中国和梵蒂冈肯定建立了一个就主教任命交换意见的机制。

他还指出,目前阻碍双方建交的核心难点在于中国天主教的国会制度,即中国天主教徒自主管理自己事务的原则,以及主教团对国会负责的制度。在2010年之前,中梵官方接触和谈判的中断与中国的天主教代表大会制度有关。他认为,主教任命协议能否顺利签署,取决于中国和梵蒂冈在主教任命背后的核心目标上的差距。

2014年8月14日,据BBC和路透社报道,教皇方济各抵达韩国进行访问。当他乘坐的专机飞越中国空时,方济各按照罗马教廷的礼仪,向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发去了贺电。

按照教廷的礼仪,教皇通常会向飞越国家的领导人发出问候。这种问候电报很少成为新闻,但这次不同,因为外界想知道教皇方济各在给中国领导人的祝愿中说了些什么。

教皇方济各在贺电中说,他在中国向总统和中国的人民致以最良好的祝愿,并在进入中国时祈祷和平空。

路透社称,现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89年访问韩国时,中国拒绝让其包机飞越中国空。教皇方济各获准飞越中国空,被视为中梵关系向前迈进了一步。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